查看原文
其他

“一庭两所” | 统筹协调促联动 多措并举解纠纷



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从源头上减少纠纷总量”的重要指示精神,更加注重系统观念、法治思维、强基导向,落实市高法院强基导向“六项工作”的部署要求,渝中法院加强与派出所、司法所协作配合,着力构建整体联动、无缝衔接、畅通高效的基层矛盾纠纷调处体系,推进解纷力量下沉,形成工作合力,筑牢基层社会治理基础。


工作联席会   统筹协调促联动


86上午渝中法院立案庭(诉讼服务中心)与渝中区公安分局石油路派出所召开一庭两所矛盾纠纷联调机制联席会。立案庭(诉讼服务中心)负责人、石油路派出所分管领导及相关人员参加会议。会上,双方就推进一庭两所矛盾纠纷联调机制建设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对在线调解、线上司法确认、法治宣传、共同接访等推进落实一庭两所矛盾纠纷联调机制建设工作的相关事宜达成共识。

















“法庭+派出所”   高效解纷促和谐


赵某在渝中区解放碑某大厦乘坐电梯时,因电梯拥挤,与魏某发生口角,后矛盾升级,进而引发抓扯,赵某遂报警,渝中区大阳沟派出所民警将双方带至派出所协调。由于赵某年龄较大,驻所调解员建议赵某先行到医院检查伤情。经检查,赵某身体无大碍,花费医药费2400元。赵某要求魏某支付医药费,并另行赔偿2000元。魏某认为赵某要求不合理,仅同意赔偿医药费。在驻所调解员的耐心劝说下,双方最终达成调解协议:由魏某一次性赔偿赵某医药费等共计4400元。达成调解协议后,渝中区大阳沟派出所通过“一庭两所”联调机制,积极引导当事人在线提交司法确认申请,渝中法院立案庭(诉讼服务中心)法官对申请材料“同步审核”,利用电子签章技术出具民事裁定书进行“在线回传”,驻所调解员打印裁定书并“当场送达”,全程仅用时30分钟。





“法庭+司法所”   解纷普法两相宜


杨某在工作中突发疾病,导致肢体偏瘫,住院治疗一个多月,花费医疗费用7万余元。出院后,杨某向工作单位重庆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提出赔偿,但公司不愿意承担责任,双方协商未果,杨某遂向渝中区大坪司法所求助。司法所调解员认真查阅相关材料,及时联系对接的法官询问处理意见及相关法律规定。法官详细解答了相关法律法规并就该案的调解工作进行指导。经过调解员反复沟通,释法明理,双方最终达成调解协议:重庆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自愿补偿杨某20万元。为确保调解协议内容具有强制执行力,在驻所调解员的细心指导下,双方当事人在线提交了司法确认申请书,渝中法院立案庭(诉讼服务中心)法官受理案件后立即对协议进行线上审查,并及时完成司法确认。





“线上+线下”   法律培训共提升


8月6日下午,渝中法院组织全区14个行业调委会、司法所的人民调解员,以在线视频“云培训”方式,“线上+线下”相结合,共同参加了主题为“新就业形态下劳动关系的认定”法律培训。渝中法院罗晓军法官围绕劳动关系的认定,从如何界定劳动关系、新就业形态的典型职业、新就业形态下劳动关系的认定三方面展开,配合多个典型案例,向参会人员详细解读了相应的法律规则、裁判要旨及调解技巧。随后,还就人民调解员提出的绩效奖金等是否为工资组成部分、就业见习协议的性质、仅约定了试用期的劳动合同的效力等问题逐一进行了解答。







“诉前调解和在线司法确认带给了我们高效、便捷的解纷方式,切实减轻了老百姓的诉累”,当事人对“一庭两所”工作予以认可。今年以来,渝中法院认真贯彻落实市高法院强基导向“六项工作”要求,在区委政法委的牵头下,与区公安分局、区司法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全面建立“一庭两所”矛盾纠纷联调机制的实施方案》,各审执部门与辖区各派出所、司法所全面建立“一庭两所”矛盾纠纷联调机制,着力构建整体联动、无缝衔接、畅通高效的基层矛盾纠纷调处体系,积极推广线上调解,在线司法确认,不断促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智能化、便民化。截至7月底,渝中法院联合派出所、司法所调解纠纷139起,完成线上司法确认案件128件,切实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多元、优质、高效、便捷的解纷服务,努力做到纠纷化解“不麻烦、不费时、少花钱”。


供稿:立案庭(诉讼服务中心)

编辑:审管办(研究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